您的位置 首页 农业

种植养殖开启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鱼藕共生”模式 “鱼藕共生”即“鳅、藕”、“甲鱼、菱”、“ 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 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

“鱼藕共生”模式

“鱼藕共生”即“鳅、藕”、“甲鱼、菱”、“ 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

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后作为肥料供莲藕吸收利用,促进莲藕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质恶化对泥鳅的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鳅健康快速生长;泥鳅的潜底及钻泥等活动,起到了持续中耕、松土的作用,有利于莲藕生长。

该模式实现了莲藕——鱼类的良性循环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农田特别是低洼地农田的利用率。

“稻鸭共育”、“稻鱼共育”循环模式

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在水稻秧苗生根后,在稻田里套放一定数量的幼鸭或鱼苗,起到生态循环利用、增加效益的作用。

一方面,稻田里的病虫、杂草可以作为鸭的饲料或鱼的饵料,减少虫害和农药施用;另一方面,鸭或鱼的排泄物可以直接还田,增加肥力,减轻稻田肥料施用量,降本增效。

种养循环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可兼顾生产与生态,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养殖业为土壤及作物提供肥力和养分,从而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种养结合是针对畜禽粪便的特点设计的,畜禽粪便处理有一定难度,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畜禽—有机肥 —牧草—青贮饲料—畜禽”该模式通过把畜禽粪便发酵腐熟做成有机肥,给牧草提供营养肥力,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产品品质。实现不施化肥、农药不污染环境的有机生产体系。牧草可以再喂养畜禽,减少精饲料的使用,做到原生态无污染,这样畜禽的肉质口感也会更好。

种植牧草大面积使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大量有益活性菌直接参与土壤物质和能量转化,腐殖质形成和分解等过程,对土壤团粒结构起到胶黏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只要将畜禽粪便稍加中和处理,就能防止士壤板结和酸化,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土地质量得到改善。

大面积的牧草能消纳畜禽粪便,直接减少粪便污染,同时,将畜禽的粪尿经处理后制成有机肥,能消除对地表地下水资源、土地和小气候的污染,减少对人畜、动植物病虫害的蔓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施用有机肥就可以不用或少用化肥,降低了牧草的种植成本。同时,牧草作为养殖业饲料,也降低了养殖业的饲料成本。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了产业结构,节约了农业资源,提高了产出效果,打造了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出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崔玉华

账户发布的文章都是来源于网络整合!内容仅代表提供方的观点,不代表本人的观点和看法,与本人立场无关,相关责任提供方自负。如有侵权联系站内删除!

为您推荐

宁夏泰益欣在CAC展会上大放异彩,展现高端品牌农药原药实力

2025年3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及植保展览会(CAC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此次...

“食”话实说:带你认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那些认知误区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释疑公益科普宣传,引导公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认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官方抖音号...

农业交易迎来新机遇:数字化与国际化并进

在2025年的早春时节,中国农业交易领域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农业市场的深度融合,中国农...

一碗大米饭的“幸福升级”国产大米高产又好吃

大米,作为中国人一日三餐中的常见主食,其品质的变化不仅关乎着人们的味蕾体验,更是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提升的见证。近年来,我国...

如何破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 ——来自“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

科尔沁,蒙古语意为“弓箭手”。历史上,曾作为成吉思汗卫队的科尔沁部落长期在大兴安岭南麓、西辽河冲积平原一带活动,人群名称...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