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中国新零售混战 外国玩家杏璃之夏日物语加入游戏

发稿时间:2018-05-12 13:25:46 来源:财经界综合

被沃尔玛视为“唯一”竞争对手的Costco,终于在上海开了首家旗舰店

中国的“新零售混战”又多了一位外国玩家,但它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内地行得通吗?

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在成立26年之际,迎来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它就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品牌Costco。

5月8日,开市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浦东康桥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书,Costco将在浦东康桥设立中国区投资性总部,并和星河控股集团共同建设一家会员俱乐部零售旗舰店,这是Costco实体零售第一次进入中国内地,他们希望通过在上海开设零售门店来扩展中国区的业务。

这个被沃尔玛视为“唯一”竞争对手的Costco,是全球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也是这一形式的首创者,其年销售额接近1300亿美元。


 
Costco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会员制”。

Costco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会员制”:首先,将成本降至最低,然后压缩零售利润,让商品的价格贴近成本,再用会员费补充利润。根据Costco的财报显示,近五年来Costco的整体毛利率在11%左右,远低于国内超市平均15%至25%的毛利率。

为了保证低价,据说Costco有两条硬性规定:第一,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能超过14%,一旦高过14%,就需要向CEO汇报,再经董事会批准;第二,在供应商方面,一旦发现有比Costco价格还低的地方,那么它的商品将永远在Costco的货架上消失。

Costco的强势还体现在对SKU(库存量单位)品牌和质量的把控上。Costco的活跃SKU只有3800个左右,以中高端品牌为主,这个数量大约是沃尔玛的1/10,算下来在每个细分商品下,Costco只提供一到两种购物选择,也就是经过公司多轮筛选后推出的“爆款”。同时,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溢价,Costco开发了自营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生产成衣、电池、生活用品和食品等。在Costco的全年销量中,自营品牌占比约为20%。


 
Costco的自营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生产成衣、电池、生活用品和食品等。

从1976年成立以来,Costco从美国本土扩张到了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到2017年年底,Costco拥有740余家分店、8670余万名会员。尽管近年来美国传统零售业整体低迷,Costco却保持股价和业绩双增长。根据Costco发布的2018年第二财季的财报显示,公司的净销售收入为322.8亿美元。同时,Costco仍计划以31家新店的速度在全球开设门店,预计将达到750家,目前它在中国台湾已开设12家门店,在日本开设25家,韩国12家。

但Costco进入中国内地的步伐却很缓慢。2014年10月,Costco在中国设立海外官方旗舰店,并参与双11活动,当天销售额达到2200万元;在2015年的双11中,Costco在天猫国际销售榜上排名第一。2017年9月13日,Costco在天猫商城开设了第一家本土旗舰店,陆续上线生鲜、家电、家具、生活用品、红酒等品类,经过多年在电商上的试水,Costco终于有了以更重的模式进入中国内地的动力。

Costco选择此时将实体店引入中国内地,正值“新零售”的呼声此起彼伏,品牌商们打得火热的时候。尽管Costco“低SKU仓库式+低价商品+会费制”的商业模式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验证,但看看其竞争对手沃尔玛在中国的处境——根据公布的最新一季度财报,沃尔玛的经营利润同比下滑28%。如此看来,Costco势必要在中国内地经营上动更多的脑筋了。

 


责任编辑:小马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
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