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画谱》的版画品质之高,还拓宽了它的读者层面,使其既能够以“风雅”之意赢得广大普通市民的喜爱,又迎合了上流社会士人阶层的审美品位,吸引他们购买欣赏、案头把玩,改变了往昔插图本书籍品质与格调不高,仅供市民消遣,往往无法取悦知识阶层的境况 考察雕版古籍,可以看到宋元及明代初期的书刻字体,往往采用颜、柳、欧、赵体等正楷字体。至明代中期,则出现了一种“非颜非欧”的新字体。这种字体对楷书字体的笔画加以直线化,显得硬朗明晰,虽不免呆板,却规律性强,刻工可不需底稿直接刻写,十分方便。这种字体迅速流行开来,被称为“宋体”。在《唐诗画谱》诞生的年代,以这种“宋体”刻写的书籍已然非常流行。然而,一心追求精品的《唐诗画谱》并没有踏上这条捷径,而是在《顾氏画谱》《诗余画谱》的启发下,一一邀请名家,用书法题写诗句。我们可以看到在《唐诗画谱》中,题写诗句的书法风格非常丰富,篆、隶、楷、行、草,无所不包,即便是同一种书体,也各有千秋,极富观赏性。哪怕抛开诗句,将其仅作为书帖来看,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的感受:不是整齐均衡的形式美,而是流动的自由美,不是千人一面的秩序美,而是包含了书者的性情美。
除此而外,《唐诗画谱》还竭力“字求名笔,以为临池之助”,书中诗句题写者集中了董其昌、陈继儒、焦弘、朱之蕃等大家和沈鼎新、释自彦、钱士升等一批当时的文化名流,从名人角度为作为文化产品的图书增添了附加值。 从诗歌底本上看,《唐诗画谱》并没有一个参考选本,而是另辟蹊径,自选底本。总体来说,为了便于市民欣赏,以及入画的需要,所选诗歌均清新晓畅。就题材而论,仍是高秉“风雅”理念,所选唐诗大部分均以展现文人的高雅生活情趣为主题,比如隐居、山行、听瀑、登高、赏月、送别、访友、宴集等。就诗人情况而论,没有表现出对某个大诗人的特别偏爱,也没有只钟情盛唐,而是初、盛、中、晚唐一视同仁。这样的选诗理念,无疑十分新颖,使得《唐诗画谱》成为彰显时代风貌和独立意识的唐诗选本。 值得指出的是,因为前两部画谱的成功而追加出版的六言唐诗画谱,在选诗上存在很多错讹,这固然与六言四句的唐诗本身存量有限有关,却也成为画谱遭人诟病的一个缺点 近代以来,随着刻印技术的变迁以及西方绘画技法与摄影技术的传入,《唐诗画谱》慢慢淡出大众的视线,不复再有家喻户晓的荣光。然而正如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金石略·金石序》中所言:“观晋人之字画,可见晋人之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旧日的图像与书法之美,在于其存在探寻与想象之空间,蕴含值得揣摩的文化底色,从而能够成为洞察往昔文化与心灵的窗口。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唐诗画谱》正是一个可以透视晚明社会与文化、文学趣味与审美取向的难得案例。 进入新时期以来,许多出版社都看到了《唐诗画谱》作为晚明时代重要画谱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的价值,纷纷借助新技术,整理、改造、推出《唐诗画谱》,如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经注释的《唐诗画谱》,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了《唐诗画谱说解》,广陵书社2007年出版了仿古样式的函套线装《唐诗画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了小开本的《唐诗画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了为版画作仿古增色处理的《彩绘唐诗画谱》,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了仿古样式的函套线装《唐诗画谱》。在这繁盛的出版场景中,我们看到了这部古老的版画经典、版画精品长盛不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