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困扰许多中国城市的“老大难”,面临人口净流出和深度老龄化双重压力的东北地区尤甚。 近日,辽宁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全方位向老龄化问题亮剑。 辽宁省强调,“壮年段”要继续积极引进并留住人才的同时,亦开始探索对“生育段”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不仅如此,对于“老年段”,辽宁还强调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才创业。辽宁,也许真的是被老龄化问题“逼急”了吧。 紧箍咒越念越紧,辽宁的《规划》背后,正是众多城市的困惑:“老有所养”,究竟谁来养、如何养? 生二孩有奖励 辽宁的《规划》,可谓是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立体应对” 生育段: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首先,为有效落实全面两孩政策,辽宁提出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对生育两个孩子以内(含两个)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 其实这并非辽宁首次为鼓励生育而简化手续审批。2015年,辽宁省出台《关于简化下放生育手续的通知》,要求从当年7月1日起,放开生育登记、审批时间,下放生育登记审核权限,简化生育手续。 2016年,该省又修订了《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两孩无需层层审批,也无需单位开具婚育情况证明,甚至连流动人口也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两孩生育登记。 去除政策和手续障碍是第一步,生育配套政策和配套公共服务资源则更显重要。《规划》明确,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同时,鼓励雇主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提供灵活工作时间安排及必要的便利条件,支持妇女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 事实上,其中一些政策在欧洲国家已有例可循。在北欧许多城市,“奶爸”们常常三三两两在广场扎堆,一边带孩子一边聊天,颇像中国城市公园和广场上推着婴儿车的“爷爷奶奶”。 这正是因为,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只允许女性有产假的情况下,北欧国家男性却享有一年的带薪产假——对于年轻人生育意愿不断降低的当下中国来说,为应对老龄化、增加生育率,放开生育政策是一方面,但类似于北欧等其他生育奖励,似乎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在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方面,《规划》指出要依据各地区人口变动趋势,合理规划配置儿童照料、学前教育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壮年段:保障劳动力有效供给 对内,辽宁提出,要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包括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根本导向,持续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对外,再次强调了引进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性。要实施《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推动辽宁,逐步成为人才净流入省。” 老年段: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辽宁在鼓励生育的同时,也提出要充分调动老龄人口的人力资源价值,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等。 类似政策在年初的《辽宁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里,已初见端倪。当时的《通知》就提出,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人口困境 辽宁的老龄化程度究竟到了怎样的地步? 如果将全国省市按老龄化高低排序,肯定地说,它位于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方阵。《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22.65%。根据国际标准,此项占比超过10%既为老龄化社会。而辽宁,已步入深度老龄化。 事实上,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并非单纯由老年人口占比说了算。少儿人口(0~15岁)占比多大,也是衡量城市老龄化近期发展情况的一个维度。少儿人口占比越大,证明这个城市未来劳动力越充沛,缓解老龄化问题。但遗憾的是,近年来,辽宁省的少儿人口占比在全国省市中却又属于末端行列。2017年末辽宁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48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1.0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