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股市的两次大跌更像是高位震荡而已。图为当地时间2018年11月7日,美国纽约,交易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工作。 视觉中国 图 近一个月以来,美国股市持续大跌。 美股最具代表性的标普500指数,在2018年9月21日盘中达到历史最高的2941点,但10月4日,美股大跌就开始启动。到10月29日,指数跌收于2641点,即从9月20日最高报收的2931点跌去了约10%,按盘中最高和最低点算则跌了近12%。红筹股的道琼斯指数、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小盘股的罗素2000指数也都同步告跌。早在今年年初,标普500指数就曾从2873跌到2581点,跌幅达10%,按盘中最高和最低点算也跌了近12%。今年的这两次大跌,也是指数从2009年的近700点一路飙升10年之后的较大回调。 那么,美国股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大跌?这背后是否还包含着资本市场之外的更多的政治经济信息呢? 首先是周期因素。 1987、1998、2008年,美国股市都曾出现过较大幅度的回调,10年左右一次下挫,几乎都成了一种常规的市场心理预期。除了一般所用的“市盈率”(股价与盈利之比)之外,美国市场人士经常用一个所谓的“巴菲特指标”来进行推测。这个指标用整体股价市值除以GDP得出,50%以下表示股价偏低,115%以上表示股价偏高。这个指标在1999年曾达到160%,2008年时接近120%,而2018年这个指标已经超过了140%。巴菲特自己认为,这个指标也许是任何特定时刻衡量股价水平最好的单一指标。 当股价太高时,套现和谨慎两方面的心理和行动,会共同促使股价下跌。跟风者的加入会进一步强化下跌趋势,“已经到过某个高价而还没去过某个低价”的心理暗示则可能使下跌趋势不可逆转。市场还可能借助甚至是硬找出某些消息或技术指标作为抛售的理由。下跌和上涨都类似于此,最终就形成了股市的周期。但是,股市大跌并不意味着股市就此进入漫漫熊市(如日本或中国股市那样),美股在1998年之后的几年里就出现过多次震荡上行的行情,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也很快反弹上行。 第二是利率和货币供应方面的因素。 2008年之后,美国短期利率曾多年保持在0.25%的历史低位。在低利率无法推动经济扩张的情况下,美联储还持续采用了“量化宽松”政策,即通过新增货币大量购买长期公债和私人金融资产的方式扩大货币供给。2008年初,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即与货币负债对应的资产)只有不到1万亿美元,危机爆发后的年底就突破2万亿,2013年又突破了3万亿,2014年后一直保持在4万亿以上。从2015年起,美联储开始上调短期利率,目前已经达到2.25%,预计还会在未来1年里上调1%,“量化宽松”的“扩表”也逆转为收紧货币流动性的“缩表”。 股市随着低利率和“扩表”而水涨船高,自然也会随着利率上升和“缩表”而下跌。由于利率上升和“缩表”一直都在市场的预期之中,故它们对股市的影响只是一种背景因素,股市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可能上涨。故股市运行周期方面的因素是股市回调更重要的因素。 但是,货币方面的背景因素也包含着一个长期性质的债务问题。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和“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为“救市”而采用了宽管制、宽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结果酿出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解救金融危机,后来又不惜一切代价地扩大赤字财政、放水提高私人经济的信贷杠杆。到目前为止,美国家庭债务的总量及与GDP的比率已经逼近2008年经济危机时的水平;工商业债务总量超过了2008年危机的水平,与GDP的比率则接近2008年危机的水平;而联邦债务及与GDP的比率则都已经超过了2008年经济危机时的水平。 这意味着,当代的美国经济主要是靠一次次打加杠杆的强心针来对付危机的,短期的危机平息之后,矛盾就转给了长期的债务问题。长期问题的爆发过程会比较缓慢,但这个定时炸弹的存在,对美国股市来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2018年的这两次大跌仅仅是正常的市场调整,还是意味着股市在创造了历史新高之后将进入一个长时间的熊市? 影响股市涨跌的 第三个因素是通货膨胀。 目前,对强劲的美国经济的乐观和对债台高筑的美国经济的悲观,这两股势力仍在对峙,但通货膨胀则已经让美联储和美国市场都感到不得不认真对待。通货膨胀本来是货币超发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性质助推美国进口廉价商品的增加,价格上涨的压力从商品转向了资产,资产因此成为货币蓄水池,美国的股市和房市因此在2008年之后很快回升并走向新高。2008年的金融危机曾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消费者价格变化率)降到负数,2009至2011年反弹到4%的水平后于2015年降低到不足0.5%,此后又缓慢回升到2%以上。与此同时,生产者价格变化率也出现了类似的走势,并由于经济扩张的加速而保持在3%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