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不安分,成就了一家世界级IT综合服务商;10年前的“凌云计划”,吹响了全面向IT服务转型的号角;5年前的执著转型,搭建出面向未来的云端生态。 清华IT男王维航和他一手创办的华胜天成筚路蓝缕,渐露锋芒。如今,面对波澜壮阔的数字浪潮,他直言“赢面很大”。 近日,在上海证券报和约珥传媒联合打造的《直面掌门人》节目中,华胜天成董事长王维航讲述了公司如何“华胜”而“天成”:“我们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静水深流’到‘激流涌荡’,再到‘浪潮翻滚’,最终‘伫立潮头’。” 20年铸就核心科技 1998年,在北京某电子研究所工作了8年的王维航,怀揣着“释放更大能量”的心愿,请假到外企打工一个月。这一个月让他突然明白,人生有着不一样的路。
就在那年,华胜天成宣布成立,从此走上一条快速发展之路。2001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2004年,公司挂牌上交所上市;2008年,入选《上海证券报》“持续高增长公司榜100强”;2012年,华胜天成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5年,成为“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十大领军企业”之一…… 王维航认为,这些成绩来自于华胜天成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那时我们就认为,在信息技术时代,服务是关键。而服务,绝对离不开产品和技术。” 多年来,营收、利润规模无法持续扩张一直困扰着国内信息技术企业,很多企业做了十几年,利润依然在几亿元上下徘徊。王维航认为,这正是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体现。 无法为客户提供别人提供不了的产品,自然只能在“价格更低”的“红海”中竞争。反观美国的竞争者,往往能在细分领域建立起强大的竞争力,甲骨文仅提供数据库产品,一年就能盈利上百亿美元。 为了夯实核心技术,华胜天成在过去5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转型,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快速布局,并在2017年形成了“一个核心+四朵云”的业务发展战略。 据介绍,华胜天成的行业云是帮助客户从传统计算模式,转向云计算、转向人工智能的有效工具。例如,华胜天成凭借着在物流行业的十多年积累,正在帮助物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让运输工具无人化,让包裹实现智能化。 “我们提供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通过温控、感知等技术手段,对生物医药、生鲜食品进行全过程的追溯,已经形成了闭环的产业链。比如,挪威的三文鱼从捕捞到餐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全程的温度如何,GPS定位情况,都可以一目了然。”王维航介绍说。 “数字经济,我们赢面很大” 世界级企业,自然少不了全球化布局,华胜天成已经形成以中国北京为总部,覆盖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和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北美、欧洲的业务版图。仅在东欧,公司就建立了7个研发中心,拥有多达800人的大数据人才团队。
在数字浪潮进入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华胜天成的前期布局正在产生良好效果。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云计算相关收入达到4亿元,是当年前三季度的总和。受此影响,2017年,华胜天成实现营业收入54.31亿元,同比增长13.1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536.96%。 王维航认为,从行业发展、订单情况来看,这种高速增长有望在2018年持续展开。尤其是公司2017年4月收购的美国GD公司,不仅为公司储备了大量智能应用方面国际化高端人才,提升了整体竞争实力,同时也为公司实现零售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国际领先的实践经验。 “经过多年的磨砺,我们已经能清晰地看到未来的整个棋局。我认为,这是一个前景光明、具有吸引力的棋局。”王维航给出了一组数据: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中国GDP的比重有望从目前的36%上升至77%,这将是个数十万亿规模的市场。 “华胜天成正是服务于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我享受这个过程,我们的赢面会非常大。”王维航说。 王维航用“静水深流”形容华胜天成近年来的改变———表面看似平静,但公司内部和深层已经激流涌荡。“作为IT公司,只有静水是不够的,要从深流变成翻滚的浪潮,变成波涛汹涌,最终伫立潮头。”王维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