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中彬 不经意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已危如累卵。这个规模达数万亿元的市场,正在惨烈地忍受着去杠杆的“阵痛”。 6月初至今,在股价连续下跌中,数百家上市公司核心股东的股权质押触及平仓线,其中不乏被强制平仓者,市场的恐慌也在一封又一封的“触及平仓线”公告中急速蔓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们谈之色变,充满警惕。 “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在市场上到处找钱,想尽各种办法到处求人,场内场外能做就行,几乎是不计成本,但很多资金方的限制特别多,‘网红’票不做,质押比例高的不做,停牌的不做,创业板的不做……”方正证券北京某营业部负责人如此表示。 孱弱的市场在金融去杠杆收紧流动性、信用风险暴露、独角兽上市“抽血”预期、贸易战阴霾的轮番冲击下持续下跌,尤其在接连跳水的诸多中小盘个股中,有不少股权质押比例较高者。而补充质押进一步推高了大股东的质押比例,愈发加深市场的担忧从而令股价继续下挫,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质押爆仓,恐慌情绪传染导致其他爆仓情况发生。在这种“正反馈”效应的快速发酵下,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已经演变成捆绑着所有股东利益的危机。 上市公司大股东中质押比例高者,成为了人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当然,这些公司中大多是民营企业,尽管其状况与半年前或者更早之前并无不同。“华谊兄弟(300027.SZ)市值800亿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跑路’。”华谊兄弟创始人之一王中磊就对此倍感冤屈。这是这家中国影视行业中第一家上市的企业在其上市第9个年头遇到的最大危机,创始人因股权质押比例较高而遭受着“疯狂套现”、“跑路”等这般质疑。华谊兄弟创始人多次公开说明,股权质押是所有上市公司或者公司持有者的一种特别正常的融资,是合法合规的。“当初金融机构没资产,追着给我们放贷,价格也很低,在那个时点上看确实是有很好的投资机会,那就融出来一些资金。公司把这些资金也都是投资到实体企业中进行生产了,从去年底开始也在努力降杠杆,但实体项目的经营本来就需要一定的周期,即便处置掉资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真没预料到变化来得这么快。”另一位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也感叹。 “闪崩”接连出现 “这几天我们证券部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投资者的电话,很多都在骂我们,说公司大股东质押那么多不负责,不管小股东死活。一些相熟的机构投资人也三番五次说让大股东赶紧释放一些质押的股票出来,避避风头。融出资金的金融机构也巴不得让大股东现在提前把融资还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张先生称,“现在所有人都对股票质押都唯恐避之不及。股价跌了大家有情绪也都能理解,我们的压力也确实很大。” 张先生所在公司的大股东目前股票质押融资比例超过其持有股份的90%,融资总规模接近10亿元,主要是用于其在上市公司体外的一些制造业项目补充流动性资金和战略投资,也有部分资金用于和外部机构设立产业基金。 “去年四季度去杠杆政策出来后,形势就非常紧,大股东确实也意识到今年必须要降低负债规模,大股东主要的资产就是公司股权,当时是考虑过要在今年减持一部分股票还债的。”张先生称。 因作为实际控制人,减持股票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影响,又怕影响股价大跌,减持的政策限制也比较多,还得选择时机,也就比较慎重,之前尚未有明确的减持计划,但现在股价大幅下跌,大股东想降低杠杆也已无能为力。 还债计划还没来得及落实,大股东的流动性危机就突然到来。而自6月初至今,随着市场大跌,以及对于高质押比例的恐惧,其所在公司股价已经跌去25%,大股东部分股权质押离平仓线已经不远。公司层面正在为解决大股东的流动性危机而多方求助。 市场的恐惧在延续,对于大股东质押比例较高的公司,“闪崩”开始接连出现。 6月19日,神州长城(000018.SZ)股价在盘中毫无征兆的突然闪崩,股价封死跌停板。而在其后的三个交易日中,神州长城的股价继续一字板跌停。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大跌,6月21日公司回应称,公司经营正常,未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目前还未查明股价大幅下跌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