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到中国,谁将踏上金融科技的全球浪潮?
PeterTier是一位技术行业的投资人,有着投资界思想家的美誉,在华尔街担任过 Trader (证券经纪人),但是四年后,他毅然加入了硅谷。
嘿,老兄,别去搞 MBA了,他们会毁了你的公司的。”离开华尔街后,他对金融圈的评价很低。
如今,皮特·蒂尔也许意识到了他的上述说法有些偏颇——金融巨头们比他还疯狂而且慷慨地投资科技创业公司。
根据 CB Insights风投数据库的一份报告,高盛曾一度荣登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科技创业项目排行榜的榜首。
事实上,金融与科技之间、硅谷与华尔街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金融巨头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Fintech (金融科技)可以说是全球金融业的共同语言,”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院长杨再平这样说道。
12月9日,他在“平安大讲堂·解读金融新趋势”上发表讲话,这是平安集团专家、学者和高管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科技。
本次论坛有如一只可以窥见端倪的猎物,期待着金融与科技相融合的全新未来,作为主办方的平安集团,更是前卫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金融业的金字招牌
财务技术可以称得上全球显学。
12月初,经济学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也是关注的焦点,叫做“蜕变:平安是怎么做到的,从保险公司到金融科技公司?”
报告称,“科技本身可以带来利润,而不仅仅是增加成本,这使得平安与众不同”,一些欧洲金融机构正为平安集团做标牌,期待着成为“欧洲平安”。
看来,金融科技成了平安集团的金字招牌。
十多个平安系高科技独角兽相继鹊起,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市值超千亿的一站式医疗健康生态平台平安好医生、百亿市值汽车之家、智慧城市锚定的平安城科等,相继成长为独树一帜的超级独角兽。
同时,不难发现,科技行业正在成为平安的利润中心,并在描绘着平安新的成长曲线。
业绩报告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平安的科技板块仍然逆势增长,2020年前三个季度科技业务收入为650.28亿元,同比增长8.3%。
到2020年上半年,平安 AI驱动的产品销售额达到1763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 AI带来的服务类产品销售额达到1059亿元,占平台整体协同业绩的57.9%。
企业的技术实力也不赖——人才储备和专利数量最强。
平安集团拥有11万名科学研究人员,其中包括3000名科学家——很少有金融和科技巨头能拥有如此庞大的科学研究队伍。
其科学研究工作也卓有成效——截至9月底,平安集团已有28,037项科技专利申请,比年初增加6,654项,居国际金融机构之首。
更有甚者,12月初发布的《深圳市金融科技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平安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量和知识产权影响力位居全球第一。
以上报道,也是中国官方首次正式发布的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白皮书,是政府部门对平安科技实力的可靠认可。
那些专利并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已经回归商业层面。
例如,平安深入整合了保险业务和科技应用,截至2019年12月底, AI面试官的面试覆盖率达到100%,代理人专属智能个人助理 AskBob上线以来,累计服务3.4亿人次。
平安产险利用 AI图像定损技术和精确的客户画像技术,针对安全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推出“信任赔”服务,为4500万车主提供信任赔额等。
科技界收获颇丰,平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深思熟虑的产物。
2013年,马明哲明确提出“科技引领金融”的理念,四年后,平安确有了深化“融通+科技”、探索“融通+状态”的战略规划,构建“金融服务、医疗保健、汽车服务、房地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促进生态完善和科技进步。
可以说,作为平安的舵手,马明哲的远见卓识,以及平安集团前瞻的战略布局,使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形成了一套长效机制。
今天的科技创新安全是常态、是原则、是底色、是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