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资本市场不到两个月的“刀剪第一股”张小泉进入美妆行业的消息,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近几年,企业跨界越来越频繁,疫情发生以后,希望“换道超车”的又更多了。
如果张小泉做的是美妆工具,关联性还比较大,行业已经有了先例。比如这一行业最知名的双立人,也在做理发剪刀、修眉刀等美妆工具类产品。
但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消息来看,张小泉是计划做一个零售集合店,售卖美妆产品。究竟它会不会推出张小泉牌的口红或者面膜,目前尚不得知。如果它售卖的是非自有品牌的产品,那么张小泉既是向外延伸,又向下延伸,去到了零售业。传统制造业跨行做零售,没那么容易摸清路数。
美妆赛道这几年成为了很多老字号的一个心仪对象,比如之前大白兔奶糖推唇膏,马应龙做眼霜,泸州老窖卖香水。有些老字号是抱着一种玩票的心态,跨跨界,推推联名款,热闹一下传播的话题。但有一些背景怪异的企业,是实打实地转行、真金白银地投资,一头扎了进去。
这与外界对美妆的认知有关,这是一个经常被人误解的行业。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因为它的供应链比较发达,非常的社会化,用不着自建工厂,不用投资任何设备,所以起始的资本非常低,认为做美妆是件容易的事。
很多看似容易的行业,真正想要做出成就和地位,实则比较难。在消费品领域,现在做出产品相对容易,但是建渠道、做传播、树立品牌比较难。当然,渠道门槛由于电商的繁荣有所降低,传播门槛因为社交媒体的发达也有所降低,但是现在的竞争环境不同往日,很多行业起步容易,想做好特别难。
总体上来看,跨界到美妆的成功率不高。现在的“新国货”美妆品牌比较多,但有没有人能做出一个经久的品牌,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有两类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未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一是医药、医美大型企业,从美妆产品的功能上降维打击;另一种是擅长塑造品牌软实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公司。显然,张小泉并不属于这两类。
老字号的跨界冲动,往往是认为自身在这一行业已经触摸到了天花板,认为别的领域机会更大。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应该把拳头产品做到极致,把好产品的推广做到极致,市场份额和利润自然可以不断提高。而不是去隔壁的赛道,甚至到离“家”老远的赛道去抢机会。做近不做远,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有很多教训。
另外,有一些老字号对自身品牌的自我感觉会过于美好,还是用原来的品牌去做延伸产品。比如张小泉推出的美妆产品仍然以张小泉命名,需要考虑的是品牌吻合度的问题,老品牌对新品类有没有带动作用。这不是以企业的视角来看,也不是以老板的视角来看,而是要去研究消费者的心目中,与新的品类吻不吻合,有没有带动力?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进入一个品类容易,关闭一个品类、撤出一个行业,甚至还会创造新的麻烦,有可能伤害品牌。
严复写过一个对联: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老字号首先要有一个本质的产品在坚守,但如果没有新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就无从谈发展。对于张小泉这一类的老字号来说,应该“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需要守住的经典,是对品牌的核心资产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不能变,不能被稀释或破坏,全力以赴地坚持。“当得了网红”,首先在产品的设计层面,要有审美的风格上的变革;其次是在传播推广的方式上,要跟得上潮流的变化,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好品牌和好产品。和以前口口相传的时代相比,要有一些营销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