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今日头条,进入理性的互联网发展阶段,踏入BAT的核心领域,都会对其内容基础和技术提出极大挑战。这也就意味着,“拿来主义”是相比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成本打磨更为快捷的发展路径。而这,自然也挑起了一系列诉讼Battle:挑战知乎的悟空问答泯然众人、挑战腾讯的多闪如今也并不闪光、挑战百度的搜索也被强势反击…… 之前,今日头条被网易起诉未经许可擅自在平台上提供11部漫画的在线阅读、被腾讯起诉未经许可直播《王者荣耀》、爱奇艺起诉今日头条未经许可擅自以短视频的方式在其手机端应用程序上传播热播影视作品《延禧攻略》等等。 “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早在2014年今日头条就曾因“不告而取”被多家媒体“围攻”,并被国家版权局立案调查。南方日报曾发布反侵权公告,明确指出2016年至2017年,“今日头条”客户端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南方日报社版权作品近2000条。纵观其发展历程,“拿来主义”及其引发的诉讼缠身成了伴随其发展的主旋律。 据媒体披露,字节跳动没有事业部之分,只有三个核心职能部门:技术、User growth和商业化,三个部门都会参与每个APP的流水化打造过程。每一个新产品立项,负责人就去三个部门挑人,临时成立一个虚拟项目组。
临时项目组意味着面临新产品技术上有创新和迭代难题,比如所擅长的“推荐算法”,是针对用户兴趣的推荐,但是对内容进行甄别、评级、排序上,技术实力明显有所欠缺。据某程序猿介绍,以抓取百度搜索结果为例,一个空白的前端产品框架,后端内容即可直接通过爬虫从成熟网站上获取,不是高门槛的技术难题。 虽然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公开的网络数据信息并不违法,只要网页robots.txt文件没有限制指令就可以被爬虫程序获取,但这并不意味着今日头条可以任意使用其他平台的信息。企业竞争应当本着公认的商业道德原则,合理控制来源于其他网站信息的使用范围和方式。今日头条在未获任何授权的情况下将内容放在自己的平台上用作商业用途,有违商业竞争原则。 对许多任何企业来说,技术是企业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不仅仅在互联网产业,任何行业任何玩家不自己潜心研发,只想着别人栽树自己摘桃,都难以持久。当然,相信随着相关律法进一步完善,企业“搬运”式的不正当竞争之路,也将越走越窄,最终成为一条死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