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很火的江小白为什么不火了?说起江小白,很多人的印象是,这个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白酒品牌,这几年沉寂了许多。前两天,微博上还有一条热搜,内容就是“江小白为啥不火了”,起因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四川观察》栏目进入江小白酒厂做了次专访,采访了江小白掌门人陶石泉,问他:江小白为什么不火了?
陶石泉的一番回答多少有些五味杂陈:创牌的时候大力度做文案才能活下来,却被定义成只会做营销的“情怀品牌”;售价亲民,就被拿来跟高端酒接待酒比较说不上档次;而后十来年一直坚持种粮食做基酒,潜心提升品质,却又被人诟病不火了。其实面临不火了这个困局的,除了江小白,活力28、白象、蜂花、鸿星尔克这些老国货品牌也曾经历过,现在也频频出圈,甚至有的品牌因此“起死回生”,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江小白品牌建立起来后,把历史上融资的钱和大部分营收基本都投入到做酒之中,在渝川黔一带斥资30多亿建造农场和酒庄,组建堪比一线酒企的酿酒师团队……现在酒庄面积接近千亩,自种金皮糯高粱示范基地1万亩,山西朔州直供高粱10万亩,每年至少4.8万吨的老酒存储量,实现了“江小白”到“江老白”的蜕变。
近年来,在江津区政府的支持下,江小白酒业正从“产品品牌”发展步入“产区品牌”发展新阶段。依托江津产区悠久的酿造传统与自然禀赋,从“农场”到“酒厂”,从“原粮”到“原浆”,企业将酿造的核心环节把控在了自己手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品质优势。与之同时,上万亩的高粱农场和近千亩的两大酒厂,也正在助力于在地乡民增收致富,拓展乡村振兴广阔天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场双赢的乡村振兴故事
在江津永兴镇黄庄村,每年夏末秋初时,连片红高粱满山遍野,。这里的高粱,与人们过去印象中的“垂吊”不同,每一株都挺拔直立、煞是喜人。这是江小白技术攻关、自主选育研发的杂交高粱新品种——金皮糯1号。自播种以来,已为当地带来实打实的增收。
一个白酒生产企业,何以下如此大的功夫,来关注农业种植技术?
在田间地头建立酿造的第一车间,置身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正是江小白酒业响应国家号召,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坚实实践。
2016年,学在四川省农科院的指导下,江小白人成功培育出金皮糯1号高梁。金皮糯1号的高粱株穗大、质糯、粒红、支链淀粉丰富,既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收割,更适宜酿造纯味的清香高粱酒。
而最为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当地高粱亩产一般在300斤左右,而这一新品种的亩产就高达700斤,最高亩产实现830斤,创下川渝地区亩产高粱的新纪录。
在选育团队的积极建议与参与下,江小白牵手重庆市农委、重庆文理学院,联合攻关研发出特型播种机,可同时进行高粱播种、施肥等作业,突破了丘陵地区高粱种植的地形瓶颈,在重庆首次实现了高粱种植机械化作业…… 从一颗高粱种子开始,在酿造源头建立“第一酿造车间”战略的成功,是江小白酒业扎根广袤乡村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让江小白有了不断研发新品的坚实基础。
前几年江小白就推出了风味化白酒品牌“果立方”,它的混饮喝法火遍全网,以及成为年轻消费者新晋烤肉搭子的新魂烧酒。
同时,为了更好满足当前消费趋势及年轻化用户的需求,江小白还创新推出了只用粮食、水果等天然原料为酿酒原料的粮食花果酒,传承清香白酒的传统工艺和特点的同时,又融入了国外威士忌、白兰地的酿造技术,实现酒体的一清三香,旨在打造新一代中国蒸馏酒。并牵头制定了这一全新品类的《粮食花果香型酒》团体标准,持续行业的白酒创新。
打造农旅融合全产业链
对江小白与而言,高粱与美酒,已成为实现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的核心支撑。正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引下,江小白以“自然风土酿造自然酒”的朴实理念,以高粱示范种植基地为产业核心,依托江津自然资源与区位优势,形成以高粱生产为主导、以种养循环为延伸、以观光旅游为特色的全产业链,完成从产品到产区、再到产业的“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农场+酒厂+农旅”的新兴业态,实现从“高粱红”到“产业红”的跨越升级。
目前,江小白酒业以“江小白农场”为核心打造田园观光休闲体验区,逐渐建立起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观光体验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酿酒高粱+油菜的轮作模式,将江小白农场打造成为一座集高粱种植、酿酒生产、四季旅游功能为一体的自然公园。
而今,江小白农场建有全市首座农科文化主题的大地乐园,“农科荟萃”“农耕故事”“花趣乐园”“童话森林”四大主题场馆,带给游客沉浸式互动体验。农场内还有大地艺术馆、大地酒馆、大地运动场、拾光花房等文娱设施,每年吸引30万人次前来旅游,让游客体验纯粹的农耕文化与乡野乐趣。
将情怀担当植入乡土,将高粱美酒酿出乡情,将助农增收融入乡村,是江小白深耕乡村、发展乡村的生动佐证。江小白农场,已成为江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也成为以产业带动产区发展、以农场助推文旅融合的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