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数字普惠金融时代,群星执征信指南针,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

发稿时间:2016-09-13 13:08:53 来源:本网原创

刚刚结束的G20峰会,正式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这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份国际性指引文件,已成为G20乃至全世界推广普惠金融的行动纲领。有专家表示,《原则》明确了未来的方向——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可以预见,以它为纲领,懂得风险管理,创新征信体系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发展浪潮。

企业越小融资越难 中小企业遭遇发展瓶颈

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创新的重要支柱,但与此同时,融资难、成本高始终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中小企业短期和长期的融资成本分别为7.47%和8.19%,明显高于大型企业的4.14%和4.59%。

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信用数据不足,偿付能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次,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的特性,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传统金融机构通常会优先服务具有一定资金能力的大型企业,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

2005年,“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的概念首次被联合国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以有效的方式使金融服务惠及每一个人。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为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颇具活力和创新力的群体,对实体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理应成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

26万亿的应收账款蓝海是中小企业的有力资产,如何另辟蹊径,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引入金融科技,帮助实现普惠金融,群星金融任重而道远。

践行普惠金融 群星赋能中小企业平等融资权

近几年,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普惠金融早已迈出数字化步伐,并以其自身优势,实现传统普惠金融数十年无法企及的目标。

其中,群星金融就是一家致力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供应链中链属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资产标准化,利用大数据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创新地将相关情况“翻译”成金融“语言”,对接金融机构,再借助其营销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多样的资金渠道,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瓶颈,降低它们的成本。

打开群星金融的官网,能第一时间看到公司的价值主张:“让企业平等获得金融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普惠金融”的另一种翻译。自成立以来,与群星达成合作的核心企业有142家,其中包括海尔、联想等,累计融资达110亿元,已经有36000家中小企业通过群星的平台服务解决了融资问题。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
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