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管要怎么念好经? 2018年12月28日,有人看见里皮独自在球场徘徊,一脸落寞。那是他率领中国足球开向亚洲杯的最后一战,最后败于伊拉克,小组出局。沉默寡言的里皮只留下一句“辞去国家队主教练一职”,以及一个聚光灯下渐行渐远的消瘦背影。
这虽然只是一项运动赛事的新闻事件,却也是一项体育产业的重创,同时,也令众多其他领域的人们思考:为什么国际顶尖人才依旧无法拯救自己的事业? 近几年,中国经济向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企业亦在全球纵横捭阖,越来越多的外籍人才与外流人才都纷纷投入到中国企业的怀抱,但大部分都与里皮一样,遭遇到水土不服,黯然离场。 似乎国际人才无法适应中国企业,中国企业也无法兼容国际人才。 广州一位民营企业家就分享了一件这样的“趣事”:“办公室开会,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美国人。五个部门经理中,一个来自韩国,一个来自瑞士……当然大部分的同仁还是中国人,大家谈一句,翻译就在下面忙乱一阵。” 面对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老板们有时候显得很无奈。尤其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与“洋高管”相处,一些本土员工也无法马上接受他们的管理方式。 比如浙江一家企业聘请了一位德国高管,每个周六,他就会主持召开质量工作例会。但他发现,如果老总不参加,所有的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 “洋高管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他们不了解中国内地的国情,带来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马上被公司吸收。”业内人士指出,“文化的冲突是洋高管进入中国可能面临的重要问题。即使是管理实力都很强的德国和日本,两国的专家之间都会有很多差异。外来的和尚并不一定念得好经,引进洋高管最大的难题是土洋文化的冲突。” 携手国际人才 布局全球业务 企业对国际人才的引进,基本是在转型升级阶段。而在此阶段,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转型成功在硬件上的保障因素,人力资源是战略转型成功在软件上的支持因素。 当下的中国企业,一方面是企业对高端创新型人才的极度渴求,另一方面是大量人才不具备陪伴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根本原因是企业创新变化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与人才现状相脱节,这也让企业招聘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 也就是说,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才能匹配国际化的人才,诚如生物迁徙,必须生态匹配,否则就会互相损害,共同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