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风控体系。大中型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和小微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控技术。大中型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的建立是基于“硬”信息,这些“硬”信息主要包括基本真实的财务报表、抵押和担保、信用评级等可精确量化、方便查证、便于传递的数量信息。小微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的建立是基于“软”信息,这些“软”信息包罗万象,甚至包含微小企业主的个人品质和嗜好、家庭结构、稳定性以及还款意愿等等,与“硬”信息刚好相反,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没有抵押和担保、没有信用评级,难以精确量化、不便于传递,我们叫做质量信息。在风控体系建设方面,处理“软信息”的难度系数要远远高于处理“硬信息”。传统金融机构对“硬信息”的处理具备优势,但对“软信息”的处理处于劣势。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专门针对于小微企业及企业主贷款的风控体系,又要满足小微贷款的庞大需求,信贷风险一定不会低,金融机构当然存在诸多的顾虑。
其次是产品体系。小微贷款一般都存在“短、小、频、急”等非标准化信贷产品的需求特点,而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信贷产品体系。如果要满足小微贷款的“短、小、频、急”等非标准化信贷产品的需求,需要改造的地方实在太多,困难太大! 所以说,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传统的金融机构要打通通向小微信贷的风控体系和产品体系,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说都存在较大的困难。 国家一直在鼓励金融改革,推动互联网+,在这种大的环境下,P2P公司风起云涌。但以P2P为代表的所谓的中国式互联网金融公司,真的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吗?我的答案是不能!问题是出在互联网吗?当然不是。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在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逻辑方向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前面经过分析知道,既然小微信贷供求关系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失衡而不是信贷资金总量的问题,而究其根本性又是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的不匹配,那我们就应该将创新的方向指向这两个方面。中国的P2P虽然大多数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但是它的主要创新力量并不是指向真正造成信贷供求结构失衡的信贷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而是试图借助互联网方式来获得理财资金,并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替代者,最终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自融、假资产、资金链断裂、跑路等现象频频出现。最近国家开始对中国式的互联网金融乱象进行整治,重点是P2P,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部分飞贷推动信贷供给侧改革的逻辑 既然小微企业及企业主的信贷需求巨大,既然信贷供给总量不是主要问题,既然传统金融机构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又一时难以解决相关的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那么飞贷金融的创新方向就选择在这两个方向上。 我们飞贷通过产品创新,打造了一款“随时随地、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让需求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起借款申请并即刻获得信贷额度,解决“急”的问题;让需求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起提现或者还款,解决“频”的问题;让需求者可以随时随地的任意设置自己的借款期限和提款金额,解决“短、小”的问题。需求者通过飞贷的手机App,在手指间可以轻松简单的获得各种个性化的信贷服务,但包括飞贷在内的所有供应商在后端就必须辛苦的快速摆动双脚。我们发现,要打造基于处理“软”信息和质量信息的小微信贷风控体系,必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解决众多数据的整合问题,解决大数据的计算问题,解决需求者数据的安全问题,解决数据库的存储和稳定性问题,解决刷脸认证和电子签名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微信贷“短、小、频、急”这些非标准化信贷产品的独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