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懵了!银行尊信理财也频现“破净”
一直被誉为“稳健理财险代名词”的银行理财产品,近期也频频出现“跌破1元面值”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出现大面积的“破净”背后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表现欠佳,从而导致净值型理财产品“破净”现象不断。不少投资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改革之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将进入常态,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而2022年固收类产品也具备较好投资价值。
银行理财产品频现“破净”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尤其是近一个月,净值型理财产品“破净”现象不断。在受访人士看来,股债市场的双双调整和理财产品净值估值方法的调整是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佳的重要因素。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18日,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后,理财市场存续产品28754只。其中,单位净值低于1的达2198只,占比为7.64%,较年初再度提高,涉及机构既包括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股分行理财子公司、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合资理财子公司等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单位净值等于1的有2366只。
另有数据显示,部分投资资者购买的R2/R3级理财产品也出现浮亏。根据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共计3435只理财产品出现了单位净值小于1的情况,其中风险等级为R2/R3级的理财产品3282只,分别占今年以来披露过单位净值的理财产品的8.52%、8.14%。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对此解释道,R2/R3级理财产品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或混合类产品,投资的主要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并可能持有部分权益类资产,在近期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势必会引起资产投向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理财产品的收益下跌,同时,若同时持有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受股市行情下跌的影响,产品收益的下跌会更加明显。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还会亏钱”的现象,一些公募基金固收投资人士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富荣基金经理唐奥分析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金融市场端的大幅震荡。今年以来,在内外各种因素叠加下,权益市场持续回调,大批权重股股价创阶段新低,导致投向权益市场的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欠佳;同期债券市场波动也较大,两方因素叠加导致部分理财产品出现浮亏现象。
唐奥进一步分析称,市场波动较大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在即,全球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紧缩,流动性趋于紧张,美国股债市场持续动荡,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其二,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加剧全球通胀担忧,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其三,国内旧有经济向上动能减弱,国内经济仍处于向新经济转型的阶段。
“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净值下跌主要受到净值估值方法调整的影响。过去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现在则大多采用市值法。前者将收益摊余到每天,净值波动较小,而转变为市值法后,产品净值收益则与底层资产的市场表现直接挂钩,波动更为明显,易引发‘破净’现象。”他说道。
蜂巢基金基金投资部总监、蜂巢恒利债券基金经理李海涛结合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与权益市场环境因素分析道,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较大,而受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影响,纯债券品种收益率已经难满足客户要求,叠加近3年股票和转债市场表现较好,不少产品逐步布局“固收+”产品。
在李海涛看来,这些主打“固收+”策略的产品不同程度配置权益或者转债资产,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欠佳,从而导致净值型理财产品“破净”现象不断。破净后的赎回行为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债表现都差强人意,赎回行为和市场下跌进入恶性循环。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直言,“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大多是因为配置了权益类资产,而近期股市震荡影响了部分理财产品的净值走势。”
“破净”是近两年出现的新现象
从历史角度看,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的情况比较鲜见。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开业并发行新产品,积极加码权益类投资,产品净值阶段性下跌的现象随之增多。
据蜂巢基金基金投资部总监李海涛博士介绍,历史上理财收益浮亏只局部发生过比较少,主要是过去资金池和成本法等操作具有一定的收益保障功能,风险反而在于流动性上面,通过权益类产品进行收益率增强的迫切性不强,因此在遇到权益市场大幅波动的时候,不会出现极端情况。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状况主要取决于产品底层资产的收益表现,”谈及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浮亏现象增加的原因,富荣基金基金经理唐奥指出,此前银行理财产品多数投向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波动相对较小,因此之前银行理财产品浮亏情况不多。
唐奥回顾道,上一次银行理财产品浮亏主要出现在2020年7月左右,当时货币政策逐步常态化,随之债券市场出现大幅回调,因此导致于2020年发行并于7月仍存续的510只净值型理财产品中的228只净值低于1元。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前银行理财产品浮亏现象比较少见,主要源于其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偏低。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也表示,传统银行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无法直接投资权益类资产,且过去银行理财处于刚性兑付阶段,很少发生产品亏损的情况。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开业并发行新产品,积极加码权益类投资,产品净值阶段性下跌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2020年年中也发生过多款固收类产品短期浮亏的现象,彼时债券价格的大幅波动也有可能引起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刘银平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固收和固收+产品出现净值回撤,专业人士普遍认为这些产品仍是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的良好工具。
正如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所言,风险与收益是相匹配的,投资者应客观理性看待短期浮亏,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进入“真净值”时代,理财产品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净值波动属于正常现象,长期来看,以债券类资产为主要配置资产的固收类产品仍然相对安全和稳健。
“理财公司投资团队应保持乐观和谨慎,”谈及面对目前市场环境,理财公司应该采取的措施,王杰认为,“理财公司投资团队应保持乐观和谨慎,一方面,主动与投资者充分沟通,化解负面情绪,避免非理性赎回的发生。”
另一方面,在王杰看来,他们应该加强市场分析研判,避免投研人员的频繁变动,利用长期主义应对不确定性。通过久期管理、波段操作、提高债券票息水平等方式稳定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收益,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权益类资产仓位,严格控制净值回撤,防范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净值化时代产品波动会成为常态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改革之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将进入常态,业内人士预测因为理财产品受众特殊的风险偏好,应该大多数理财产品净值表现仍会偏稳健,波动较低。
“理财产品以后也会类似公募产品一样,根据投资标的不同,收益波动呈现不同表现。” 李海涛直言,不过考虑到理财产品受众风险承受力弱,大多数理财产品将以类货基或短债形式存在,且能参与的策略较多,能形成较好的稳健效果,整体波动率依然较低,相应收益也会偏低。但对于一些投资股票和转债等增强型产品,收益率波动将是未来常态。
富荣基金经理唐奥也表示,导致理财产品收益出现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受市场震荡影响出现波动,进而影响理财产品收益情况;二是资管新规实施后,理财产品中债券的估值方法由摊余成本法变为市值法,产品净值表现与底层资产直接挂钩,导致波动表现更为直观。
“因此,在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过程中,理财产品收益因股票、债券市场震荡而发生波动是必然的,未来将会成为常态。”唐奥提醒,短期账面的浮亏并不意味着产品最终会出现负收益,因此投资者还应全面理性看待这一现象。
此外,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也表示,相对来说,混合类、中高风险、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波动可能会成为常态,但不同产品的净值波动幅度差异会比较大,要看产品具体的投资策略;固收类、中低风险、未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整体净值波动偏小,收益相对稳定。
2022年固收类资产具备投资价值
对于偏稳健的固收类产品,不少投资人士认为,2022年固收类资产具备投资价值。
李海涛表示,从市场角度看,考虑到目前美国处于加息周期,国内经济也处于宽信用周期,短期内利率面临一定的上行压力,建议配置一些偏短久期的信用债基。
红土创新基金基金经理杨一也表示,固收资产作为提供稳定回报、流动性良好的资产,是基金的重要投资方向。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汇率稳定的背景下,中国的固收资产在世界范围比较,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吸引力。
“开年以来,国际宏观形势复杂,俄乌地区冲突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各国央行陆续收紧货币政策,均给各类资产价格造成了较大冲击。”杨一表示,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势头,稳增长保民生政策陆续出台,国内宏观经济和流动性状况稳定,建议投资者以长期视角看待资产的短期价格波动,采用定投的方式投资同自己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
唐奥认为,展望后市,随着信托以及银行理财逐渐打破刚兑,投资者对风险较小、波动较小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收益目标的产品需求比较迫切。目前一些产品能承托这部分需求,公募中的纯债产品相对来说风险较低、回撤较少同时可以随时申赎,并且能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对于部分低风险偏好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来说,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而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雪花表示,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之后,产品收益会随市场行情变化存在着一些波动。从长期来看,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较为稳健,因此投资者应客观看待短期内的净值波动,要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2022年开年以来,因国际环境和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导致国内外权益市场波动加大,债券市场收益率也在低位震荡后上行了近20bp。”陈雪花表示,当前在国际环境不明朗的大环境下,股债市场均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权益类产品和固收类产品净值均有下降的可能性,因此即使过去收益相对稳健的固收+产品也有净值破1的可能性,如果投资者能够客观看待短期波动,那固收+仍不失为一种合适的投资,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极低,那么货币类产品才是最佳选择。总而言之,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做好风险管控,购买适合自身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此外,前海联合基金也表示, 固定收益类资产在国内的资产类别中依然占据了最大的份额,从配置角度出发,始终是资产配置的主要类别之一。虽然固收类资产由于市场的波动,也会出现净值回撤等问题,但回撤幅度一般不会很大,且大多会在中短期内得以修复,从长期看,回撤反而可能是配置的好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