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沙,谈何容易,这里的生态早已经脆弱不堪。捧起一把黄土,要细过海边的砂砾,山上到处裸露着寸草不生的岩石。稀少的降水、贫瘠的风沙土质,以及全年200多天的四级以上大风,都使得在丰宁种树难上加难。 虽然治沙之前进行了多次考察并制订绿化方案,但项目初期树木存活率并不理想。为此,国友淳子等技术人员又对当地气候、降水量和土壤条件进行反复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丰宁地区的植树方案。比如在山地的干燥坡面栽种油松、山杏等,在朝北坡面栽种落叶松等,在谷地利用白杨构筑双层防护林,在防风林间还栽种了药草和牧草。随着绿化技术方案的不断改善和成熟,使得树木存活率已经高达90%以上,超过50000亩的林地就这样活生生的矗立在所有人面前。
项目进行的前几年,部分环保意识缺失的村民,对植树造林并不领情。“全天候禁牧”切断了村民原本的收入来源,好不容易成活长大的树苗,却面临继续过度放牧的风险。如何解决农民收入和增加经济来源问题也成了治沙的棘手问题。 在第一期植树造林项目顺利开展后,在进行第二期项目时,丰田通过种植适合当地的经济林种、果树和中草药以及发展奶牛养殖业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经济树种以山杏为主,每年为村民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超市里随处可见的“露露杏仁露”就产于丰宁。其次是养奶牛和肉牛。 来自丰田的启示:持之以恒投入,脚踏实地回馈社会
丰宁林业局廉站长告诉记者,除丰田以外,十多年间有多家企业也曾来“帮助”过植树。然而,“一些仅来了几个月,没有超过一期(三年)的。” 如今,这场持续17年而且至今仍在持续的博弈,已实现人与自然的一种默契与和谐。如今,黄沙遍地已经变成了绿树成林,萧瑟在漫天风沙中的贫瘠山村变成了翠荫环绕、生机勃勃、丰姿水润的大美丰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