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筹企业”大家经常听说,指的是实际控制人是中资,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但注册在境外的企业。最早因为中国的国旗颜色以红色为主,这些企业被称为“红筹企业”,那么上市的股票就被称为“红筹股”。这些实质上的中国内地企业,之所以要跑到境外注册,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更容易获得以美国为主的境外风险投资,在境外上市比较方便。像腾讯,京东,美团等都算“红筹股” 。
红筹股回归,势在必行,一方面全面注册制让回归A股更方便了,另一方面,从全球专业的投资者眼光来看,机构资金的需求,并不是一味的投资泡沫股。而真正能投资的上市公司,没有几家。机构资金需要投资的是一个长期的可以稳定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而且这类上市公司首先不能获得全球投资者认可。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几个月,红筹股回归金融市场,必然会对市场形成冲击,但是冲击之后,肯定会有更好的机会。我们普通股民现在要做的可能就是选好黑马,耐心等待。
日前召开的2023年上海市外汇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等相关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红筹公司登陆A股,红筹回归的路径逐渐成熟。业内人士表示,全面注册制的启动,有望吸引更多优质红筹企业回归。
强调做好红筹企业
回归境内上市相关工作
2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召开2023年上海市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2023年上海外汇管理和服务重点工作,其中提出做好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等相关工作。
具体工作如下:
一是持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提质增效,优化离岸贸易等新业态的外汇管理,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等外汇管理改革思路。
二是推进区域外汇管理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服务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围,持续优化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管理,做好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等相关工作。
三是有效稳定市场人民币汇率预期,持续深化风险中性理念培育。配合总局开展预期管理,加强金融机构自营交易管理,探索将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纳入普惠金融体系。
四是聚焦重点领域和主体,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做好开放与便利化背景下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测,加强与横向部门协同配合,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持续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非法网络炒汇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2年11月发布《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到境外上市,鼓励优质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
红筹企业回归数量有望增加
近年来,资本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红筹企业回归提供了政策环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期间,不少红筹企业已回归A股,其中多数聚集在科创板。
2020年2月27日,华润微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第一家在境内上市的红筹企业。当年7月,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A+H”上市的红筹公司。九号公司成为首家在境内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的红筹企业,开辟了红筹回归的新路径。
2021年12月,已在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两地上市的百济神州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三地上市的红筹公司。
2022年1月,中国移动登陆沪市主板,成为“红筹公司A股主板上市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启动,红筹股有望加速回A。日前,沪深交易所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定修订的多项配套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沪深主板明确已在境外上市和未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企业的上市标准。此外,深交所拟取消关于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申请在创业板上市需满足“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峰表示,此次改革明确了红筹企业和特殊表决权企业在主板注册上市的标准,为未来A股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和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