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同性恋群体争取权利走过了60多年的艰辛之路。
4月13日,新浪微博以管理员名义发布声明,将清理社区中涉及黄色、血腥暴力和同性恋题材的漫画、短视频,并公布已经清理相关违规内容5万多条。将同性恋题材与黄色、血腥暴力内容并列,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首先,是微博网友自发的标签潮。以“我是同性恋”、“我是同性恋的朋友”为tag的帖子,一夜之间阅读量超过1亿次。除了声明态度,相当多的自媒体内容还分享了自己和朋友的真实故事。 比如一篇名为《渣浪你好,我是同性恋》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列举了这一群体在舆论空间中发声的节点,并用已在公开渠道发行的文艺作品为例,试图证实这一话题在舆论场中应该有合法存在与讨论的一席之地。在原号文章无法正常打开后,这篇文章又被多个公众号原样转载,再次收获多个10万+。 从相关内容的热门评论来看,网友们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主要是支持、祝福多元的性取向选择,并希望其能够得到时代和舆论空间的认可。 4月15日中午,人民日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发表署名为“一诺”的随笔《“不一样的烟火”,一样可以绽放》。文中表示:“性倾向不止一种,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都属正常”,“性倾向,只要不妨碍他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有了官方评论的支持,更多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得以存续。4月16日上午,新浪微博终于回应,本次游戏动漫清理不再针对同性恋内容。之前出于自我审查删掉视频的博主转发了这则信息,“无论多么漆黑的深海也能照亮明珠”。 从《荷马史诗》到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同性恋一直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然而取得社会甚至法律认可,这是战后才有的新进展。 1950年,洛杉矶的维权人士哈利•哈伊建立了匿名参与的维权团体。经过20多年的奔走,1977年,同性恋运动人士首次当选旧金山监督委员会的委员,成为能够影响公共决策的人士。 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渐渐宽容。1993年,美国国防部对军人入伍启动“不问不说”政策,即不得向新兵询问性取向,同时新兵本人也不得主动提及。然而在婚姻内部,异性恋仍然是唯一合法的选择。直到201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同性婚姻合法化。当年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对同性婚姻的支持率上升至57%,较之于6年前提高了20%。而2017年5月24日,中国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区。 总有一天,理解与包容,会成为全社会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