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明星乔任梁的离世 不要抑郁症演绎成一种审美“高贵病”(2)

发稿时间:2016-09-21 10:40:40 来源:本网原创

这让我想起苏珊·桑塔格写于一九七八年的名著《作为隐喻的疾病》。人们常常把一些疾病当作是道德的产物,性格的产物。只是没想到,四十年过去了,医学技术水平早已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折磨人类的躯体的病魔也换过一拔了,但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大众仍然遵循着同样的理解路径。

苏珊·桑塔格的文中写的是结核病,“结核病是十九世纪所激发出来的和癌症在当今所激发出来的那些幻象,是对一个医学假定自己能够包治百病的时代里出现的一种被认为难以治愈、神秘莫测的疾病,即一种人们缺乏了解的疾病的反应。这样一种疾病,名副其实地是神秘的,只要这种疾病的病因没有弄清,因要医生的治疗终归无效,结核病就认为是对生命的偷偷摸摸、毫不留情的盗劫。”

不易痊愈的、没有完全搞清楚病理机制的疾病,唤起的是一种古老的恐惧。

但另一方面,有些疾病,也常常会被过度审美化。比如白血病,就是唯美、浪漫的韩剧当中的必备良品;其病重时表现出来苍白的脸色、纤瘦的身躯,会给恋爱中的少女们添上动人的悲剧色彩,有助于成全爱情之美。但文艺作品从来不会写女主角死于麻风、红斑狼疮或癌症。

而结核病,也是在这一两百年当中被美化得最厉害的一种致命疾病。早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结核病就与罗曼蒂克联系在一起了。从隐喻的角度说,肺病是一种灵魂病。苏珊·桑塔格在文中说,“一旦痨病相被认为是优越的、教养的标志,那它势必就被认为有吸引力。”

甚至,按照古希腊名医的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结核病是艺术家的病。诗人雪莱和济慈都有结核病,但雪莱安慰济慈说:“痨病是一种偏爱你一样妙笔生花的人的病。”这种病,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就像一个常见的重要角色,露脸很多。

而且,结核病在中国的文艺作品当中也是美丽的。像鲁迅的《病后杂谈》,其中就有一位,“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这种志向,一看好像离奇,其实却照顾得很周到。“‘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来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几升,一个人的血,能有几回好吐呢?过不几天,就雅不下去了。”甚至,《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倾国倾城貌”,对应着张生的“多病多愁身”,这种病歪歪,是被当作一种优点来表彰的。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
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