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内高端酒店市场发展不容乐观,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四季度,全国五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和每间可供房收入达到了六年以来最低水平。在大多数知名国际酒店集团都已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向中端发力之时,一些高端酒店也尝试以精品化和个性化方式进入中国。本期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雅辰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德利。 低价对高品牌是一种伤害 北京商报:近两年来,在中央“八项规定”限制下,国内高端酒店市场发展不容乐观,并且,随着国内外高端酒店品牌纷纷发力,市场进入饱和期,对此,您怎么看待? 黄德利:五星级和超五星级酒店不是饱和,是严重过剩。尤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五星级酒店以超过200%的速度增长。但是,在一个城市的平均生活水平、酒店平均房价都正常时,一年里增加十几个超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会下跌很多,有些国外知名品牌,平均房价不到100美金,而在国外能达到几百美元,这对品牌是一种伤害。 此外,中国酒店目前同质化严重。所以,在酒店的服务和定位上,真正做出贴近市场、得到不同消费群体认可的个性化产品尤为重要。无论是高端品牌还是精品酒店品牌,要扎根这类层次或个性化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断根据消费者的意见变化调整,破除同质化。比如说,桔子水晶酒店和刚刚进入市场不久的亚朵酒店,在设计方面就稍做了变革。而国外一些较为成功的品牌到中国来则需要先本土化,像麦当劳、肯德基就增加了粥、油条。 而对于雅辰来说,目前只会专注于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四个个性化品牌,把不同层次的客户聚集起来。而具体每个品牌,包括房间的个性化设计完全交由年轻团队负责,我们会指导一些安全、清洁卫生、舒适性等最基本问题。 “一个物业两个品牌”稀释成本 北京商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同时运营管理四个细分化高端市场,在一些方面的成本是否会增大?目前,您怎么看待对酒店运营成本的控制? 黄德利:从运营成本来讲,目前员工工资、能源消耗两项成本占比最大。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方面,近两年中国已经基本上不再提人口红利了,劳动力成本在一些大城市大幅增加,据我了解,有些酒店每年的劳动力成本以20%-30%的速度递增。 控制成本增加就需要高效。从酒店服务和基础配套上讲,我很在意抓大放小,去放大能带来较高效益、顾客关注度高的方面,减少效益低、顾客不关注方面的支出。世民酒店一个房间的员工配比就由0.7左右降到了0.2。 谈到多品牌运营的高效,在物业地理位置具备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对同一物业下的酒店进行多个市场定位。我们签约的项目中都是双品牌,以雅辰上海临港(600848)项目为例,这个项目也是我签的,项目签约两个个性化品牌,针对的是会议市场和背靠上海迪士尼及将来海洋公园的休闲度假市场。与投资不同物业运营两个品牌相比,这样会稀释更多成本,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部分开发商“两条腿走路” 北京商报:谈到物业,现在有许多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企业做酒店管理,比如说绿地打包上市同新加坡一个公司成立酒店管理公司,还有万达首次输出自主品牌,您怎么看房企在酒店板块做轻资产?在选择开发商上又有怎样的考虑? 黄德利:在我个人看来,万达、世茂等这些大的房地产公司组建酒店管理公司,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被逼无奈之举。 在一个商业综合体中,酒店的辐射功能很强,对整个综合体起支撑作用,所以房企在开发成熟综合体时必须配备酒店,比如说一个万达广场中必须要有一个酒店。而在房企“圈地运动”过程中,无暇顾及酒店的回报率,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这些综合体中酒店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但随着“圈地运动”的收尾,房企要考虑这些酒店的生存空间,重视回报率,有的可能卖掉,有的继续经营管理。对于后者,又存在一些国际性酒店集团不愿意管理,或房企方不愿意交给其他人的酒店,在这种情况下,房企开始成立管理公司,自创品牌。 而目前,地产商的酒店板块就是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比如世茂的酒店板块,一边做自主品牌,输出管理,一边同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合作,两条腿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