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潮汕八百年五乡祠沦为停车场 一场金衣下的溃败

发稿时间:2016-05-30 10:58:27 来源:财经界

 
每至清明,全国各地的潮汕人都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随之而来的数百公里“堵断魂”已经成为了潮汕人清明返乡必备节目。

清明扫墓离不开祭祀祖先,而潮汕人的祭祖,则离不开祠堂。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筑,潮汕城乡几乎处处都有,已成为一种“追溯源流、尽子孙孝情”的一种孝道表现。

五乡祠,潮汕地区的“红宫”代表

在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有个祠堂叫“五乡祠”,它有着八百余年的历史,历经六朝沧桑,比惠来建县还早三百多年,是惠来城民俗文化的代表。




2010年,“五乡祠”在第三次文物普查被广东省文化厅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点”,并选入《惠来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集》,其文物价值得到广东省政府肯定。
同时它也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红色祠堂”。根据史料记载,在1923年至1949年期间,“五乡祠”为革命据点,红色革命战火曾经席卷这片大地,数以百计的“五乡祠”后人为红色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与周恩来、澎湃、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挺、郭沫若、吴玉章等同志一道进行了波兰壮阔的革命战争。

 
2010年,“五乡祠”被审定为革命遗址,选入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总第20卷)。五乡祠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获得国家肯定,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珍贵性毋庸置疑。

“不可移动”的革命遗址沦为政府停车场

然而,即使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和“革命遗址”荣誉光环加持,这个连战火都没能摧毁的红色祠堂,这个历经800年风雨都未被腐蚀的历史文物,并没有等来凤凰涅槃的重生,反而被夷为平地成为惠来县政府停车场,仅留下斑驳的地基与吴姓后人的呼声。
财经界
 
已被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和革命遗址的“五乡祠”,为何三年后被全部拆除?

这一切都和“借”有关。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时期下,政府财力资源紧张无地办公,借祠堂办公例子不在少数。当时贫困落后的惠来县没有政府办公场所,吴氏后人为支持新政府建设,将“五乡祠”无条件“借给”县政府机关办公。
自借出后的六十多年来,当地政府以“归公没收”的名义久假不归,并筑起三米高围墙,将五乡祠圈入县委大院内。从此一堵无情的三米高墙,阻断了世人瞻仰先烈的去路,也粉碎了三十万海内外吴氏子孙的心。


财经界

“五乡祠”归属问题不容忽视

五乡祠的归属问题,在解放初期时任惠来县委书记、原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林史表示:“1952年,土改基本结束,县委并没有讨论过没收五乡祠的问题。”五乡祠在解放后既不存在被国家没收或征收,也不存在买卖、赠予等产权合法转移事实。

由于初期借用采取口头征得同意方式,并未立字据,惠来县政府是否将借来的五乡祠登记上房产及国有土地使用证尚不得而知。但是,即使祠堂被登记上国有土地使用证,也不意味着祠堂的归属问题就此盖棺定论。
根据1951年6月原内务部(51)地字第7号《关于寺庙房产处理的意见》规定,“(五)私人所立之寺庙(如佛堂)、祠堂在进行土改之农村中者,由农民协会决定处理。在非土改农村及一般城市中,仍归原主所有;如其失去私有性质或无人管理者,可以归公有或代管。”

同时根据1957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祠堂产权问题的批复》之精神:祠堂房产的产权不宜确定为一人所有,也不宜收归国有,而应指定适当人代管。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
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