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轻松,你靠什么还?” “就凭习酒每年最少300万元的利润。” 话放出去了,债主散了,金文心里却没了底。做好习酒,是他唯一的出路,可眼下他连货款都拿不出。向厂商赊账?当时正白酒行业正处低迷期,他不想给厂里添负担。进退两难,金文一包接一包地抽烟,紧绷的神经近乎崩溃。 “金文,你不能垮。”在习酒厂李斌经理再三劝说下,金文写了一个赊账申请。李斌逐层跑,说明情况、签字、盖章,为金文特批了160万元货。 同一天,原黔东南片区经理刘红梅也打来电话,“金文,我信你。我这儿有40万,你先救急用。” 当时,几乎每天都有习酒的员工自发来到医院,陪金文母亲聊天,疏导她的情绪。奔波于法院和医院之间的金文,几乎没有接到一个关于公司事务的电话,“他们都帮我把事扛下来了”。 “那时候,我真感觉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 到2016年底,金文只剩300多万的债务了。回望那段艰难,金文常感叹,“都说无奸不商,而习酒交会我的是,无情不商。” 共赢 2016年,黔东南16县习酒总销售额是一亿元,金文就做了2000万元。 在任何行业,厂商和经销商之间往往是微妙的博弈,正所谓“厂大欺商,商大欺厂”。而在金文看来,这种博弈是内耗,一个聪明的经销商,要与厂商建立共赢关系。 “做市场是厂商的事”,是经销商的惯有思维。金文却一反常态,对于习酒下拨的市场预算,他不仅毫无保留地投入市场,更是从自己的利润中拿出相等金额共同投入。 2016年,为响应习酒厂促销活动号召,金文一口气买了40台港版苹果7,每台售价高达8000元,“习酒出3000元,我金文自掏腰包出5000元”。有人说他傻,金文说这叫“舍小取大”。“踏着习酒这股风,我金文这个名号也打响了”。 既然是共赢,那么品牌维护也就是一种本能。 有一段时间,凯里的二批商们恶意低价售卖习酒,以抢夺市场。价格体系混乱无疑是对品牌的巨大损耗。“他们如此嚣张,无非是吃定我没有实体店”,金文不服这个软,迅速在凯里开了四家形象店,而且全开在这些二批商旁边。“你价格低,我不怕,我有厂商支持。”金文店中的酒虽然比二批商的酒贵10~20元,但他能提供厂商的正品小样。 |